马辑五校长1915年生,河北迁西县人。1936年河北省立滦县师范毕业,在战乱年代先后辗转在迁安、丰润等地担任过小学教员、校长。1944年在冀东正式参加革命,1946年入党。在冀东行署领导下先后担任过迁滦丰联合政府文教科员、丰润县第七区教育助理、丰润乡政府教育科副科长等职。1948年初党组织派其参加冀东建国学院的学习。1949年3月至1951年2月在唐山市任命政府教育局任督学、教育科副科长。1951年3月唐山市任命政府委派到新生中学(开滦二中前身)任校长。1952年兼任新生中学首任党支部书记。1958年8月调任东矿区委副书记……
马辑五校长任职于开滦二中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艰苦创业时期。他经历了长期的实际工作锻炼和受党的多年教育和培养,具有比较丰富的教育工作和经验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在其长达八年的任职期间,在学校的领导工作岗位上,认真执行在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如一的积极办学,带领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艰苦创业,使得建国初期的开滦二中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马辑五校长上任之初,新生中学尚在借用的林西矿的一个旧院内。是个只有200多学生、教职工不足30人的初级中学。为使学校得到更快更大发展,他上任后,按照当时党和人民政府发展教育的要求,全方位的加强学校基础建设:一是选址建新校。仅用一年的时间,在1952年暑期即组织师生将学校迁入位于赵、林、唐中心地带占地百余亩的新校址(即现校址);二是健全党团组织、行政组织、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三是积极落实党的教育、团结、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并广纳贤良,积极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到1954年,学校发展成为24个初中班、学生达到1350人。到1956年,又扩展为26个班、1560名学生。同年开始办高中,学校成为完中。到1956年又扩展为26个班、1460多名学生。同年,学校开始办高中,学校发展成为完全中学。四是很抓教学管理、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提高教育使得学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显赫于唐山市教育界。
1953年,马辑五校长还担任了唐山市统一招生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马辑五校长被市政府评为市优秀校长。1955年夏至1956年夏,马辑五校长由上级选送到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学习,成为该院首批学员。该院是国家教育部为新中国培养教育系统高级管理干部的学院。
马辑五校长着眼于建设一流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办学目标,全面深化了学校管理:
(一) 认真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南,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他坚持“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不仅是教育者要掌握,同时也要被教育者——学生也要掌握”的观点,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师生明确了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通过上下一致、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党的教育方针变成了师生的自觉行动,提高了育人质量,增强了学校发展的动力,这一时期我校的毕业生大多在日后成为我国建设事业中的骨干。张广厚、徐万鹏、刘继云、王谷岩、王秉真等学生是其中的优秀的代表。
(二) 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为了更好的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马辑五校长组织教师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奥中合著教育学及苏联专家安娜斯塔西耶娃专著等,并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向教师进行思想渗透和引导,从教育理论的高度指导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1953年唐山市文教局组织开展的“中等学校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的工作中,我校被定为“普遍学习,重点实验”的五个实验校之一。
(三) 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马辑五校长在校长工作上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够集中精力,积极的领导教学,他强调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严格教学管理,狠抓常规教学,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水平。通过学校一系列教学管理措施和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育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在教学管理中,他首先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始时他总是亲自参加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和重点审批教研组和教师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并指示制定计划必须要合乎“原则性和实践性”,使计划既符合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精神,又富有实用价值,在实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他的具体指导下,形成了学校上下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推动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是狠抓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他着重强调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在个人备课上,要求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写出教案并要教研组长审批,教研组长的得交教导主任审批签字,规定“没有教案不准上课”;建立了听课制度,明确听课要求;建立了同学科同年级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以老带新,共同提高;本着“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要求教师必须过“教材观”,锻炼教学基本功;学校还经常组织教师到北京等地学校去听课等,这些工作和要求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二是坚持掌握第一手教学资料。为此他经常深入各教研组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参加组的业务研究专题讨论和评议教学等活动,坚强对教研组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他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都会听六十多节课,并参加组集中听课的教学研究工作,课后和老师们交换意见,肯定优点提出应该加强的地方。在他的具体帮助指导下,促进了教师们积极的改进教学工作。
三是重视教学研究,推广先进经验。他非常重视开展教学研究,组织研究运用“五段教学法,推行五分制”,贯彻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量力性原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校滚定教导处和教研组都要有计划的组织公开课、观摩课,还经常组织多形式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教师之间星湖学习蔚然成风,推动了改进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育示范和引导作用,深受老师们的欢迎。
四是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教学原则。对不同学习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使各类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能不断提高,使得历届毕业生,既有高水平的人才脱颖而出,又有合格者的大面积丰收。
五是进行了多方面的有建树的工作:(1)整顿和发展各科学小组,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将过去“学科成绩在四分以上者方准参加学习小组”的规定予以废除,完善了学科小组活动条例,号召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特长,自由选择参加,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成立新的学科小组,为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调整领导干部的工作分工。采取校长主任“按年级分工,互相联系”的办法,解决了管理过程中教学与教育工作相脱节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3)建立了教育资料研究室。组织一部分在教学上较有经验的教师从事专题研究,积累总结材料,对推动改进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4)改变校务会议内容,提高会议质量。改变过去校务会议琐碎的事务性的会议状况为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主要内容,极大的改进了教学管理工作,颇受教师欢迎。
(四)重视班主任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为了切实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领导,他知道班主任制定工作计划,参加班会,参加干部会议。采取多种形式指导班主任发挥学生集体,教师集体和家长集体的“三集体”作用,有效的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学生教育工作质量。
(五)重视体育工作。1953年,在他指导下,学校自行制定了《体育锻炼标准》;1954年学校被评为市教育局确定为执行“老卫制”(国家体委公布的《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锻炼制度》简称“老卫制”)一级锻炼学校。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增强了学生体质和学校活力。学校在历届市级比赛中成绩突出,多次获得个人和他团体第一名,学校曾代表唐山市参加省比赛。
(六)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提高教师的业务和文化水平。他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他把教师视为学校的宝贵财富,对老中青教师采用不同的对待方法和工作方法。做到了“政治上引导、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指导、生活上帮助、情感上投入”。带出了一支思想上进、治学严谨、作风扎实、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马辑五作为党的干部有着良好的工作作风。他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办好学校。不论开什么会议,研究什么问题,他总是虚心的和群众商量,尊重群众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热情的帮助和支持青年团和工会开展活动。这种优良的民主作风激发了校长和全校干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他的身上,刻苦、诚恳、谦虚、朴实是他突出的特点。对待工作他一向是刻苦努力,认真负责,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从来不打折扣的贯彻执行,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他为人谦虚朴实,不骄不躁,没有官僚架子,个人生活俭朴,群众乐于接近他,有着良好的群众关系。
经过多年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得建国之后的开滦二中在唐山市教育界迅速崛起,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质量普遍提高,1959年全市初中统考中,初三各学科总平均成绩全市第一,1959年首届高中毕业班高考升学率达到84%。显著的办学成绩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学校里昂好的发展态势为开滦二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