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校使用的就业协议书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由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签署后生效。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权威生,是学校制定就业方案、用人单位申请用人指标的主要依据,对签约的三方都有约束力,毕业生签约应注意的问题:
1、签约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个法律行为,因此签约前的了解洽谈十分重要,毕业生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一般包括单位的规模、效益、管理制度等;单位的隶属也很重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则需要经过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批才能招收职工,协议书上应签署他们的意见才能有效。毕业生还应对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特殊规定有所了解,除协议书外,如北京市非本生源进京还应经过北京市人事局审批。
2、签约的一般程序为:毕业生持用人单位的接收函到所在院、系、MBA中心领取就业协议书,现场按要求如实详细填写有关内容后,交由院、系、MBA中心的老师进行网上登陆、签署院、系、MBA中心意见,再由毕业生持就业协议书和接收函到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核并签署意见,然后交用人单位签署意见,此后再将就业协议书其中一份交回学校存档,学生、用人单位各保存一份。
3、一般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签订劳动合同书,因此在签约前了解合同书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重要的是合同书的工作年限和待遇。毕业生应向招聘人员索要样本或复印件,以免报到后发生纠纷,遭受损失。
4、为避免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发生纠纷,签约前达成的收入、住房和保险等福利待遇最好在协议书中写明。如果报考了研究生或准备出国,应事先向用人单位讲明,并写在协议书中,有些毕业生向用人单位隐瞒这些情况,这是不可取的,也会带来许多麻烦。
建议:遇到问题而犹豫不决时,应及时向学校主管就业的老师询问,征求他们或父母的意见,经过深思熟虑后方可签约。